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研究 >> 正文

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上海 连颖

摘自:档案学通讯2012 年第1

 

[摘要] 声像档案是现代档案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价值鉴定是现代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介绍声像档案价值鉴定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声像档案价值鉴定的原则,进而分析了当前制约声像档案价值鉴定的因素,最后,从思想意识、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应用以及鉴定机构设立等层面给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声像档案  档案鉴定   档案价值

1 声像档案价值鉴定的意义

声像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以照片、底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影像、声音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1],它们是现代社会档案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记录社会变迁、再现历史原貌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然而,随着现代声像记录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社会各领域形形色色的活动形成了大量质量良莠不齐的声像资料。如何收集、管理并利用好最有价值的声像档案资料, 已成为当前档案工作部门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其中,做好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是解决该核心问题的关键。目前,做好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声像档案价值鉴定有利于优化馆藏结构,降低档案管理成本。在当前,随着声像记录技术的普遍应用,声像资料的生成已成为一件极为容易的事情。如果不加区分地将这些资料都进行保管, 势必会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一方面,它将扰乱档案馆藏体系建构秩序, 让大量无用或作用不大的声像档案资料充斥其中,将最有价值的声像档案“湮没”,十分不利于馆藏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它将会让档案工作部门在有限的条件下保管大量无用或没有代表性意义的声像资料,为档案工作部门增加诸多没有“意义”的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通过声像档案价值鉴定,把握好声像档案入口关, 及时剔除声像资料中没有保存价值的部分, 可以促进馆藏结构优化, 减轻档案工作者的工作负担, 为档案管理部门节省大量的管理成本和时间成本等,不断提升档案工作效率。

2 声像档案价值鉴定有利于促进声像档案资源开发,大幅度提升声像档案的利用价值。通过价值鉴定甄别,将纳入馆藏体系的声像档案进行分级,有助于档案利用服务工作, 根据其价值大小及社会需要,实行分级开发策略,不断加快声像档案服务社会的进程。对那些时效性强的声像档案,可及时优先开发,及时满足社会需要;对那些价值较为稳定的声像档案,可暂缓利用并注意加强保管。通过价值鉴定,将馆藏体系中的声像档案价值“显性”化,让档案工作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这些声像档案资料的价值分布及变化状况,并根据自身条件以及社会需求,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开发,最大限度地挖掘声像档案价值,为现代社会提供更好的声像档案信息服务[2]

3 声像档案价值鉴定有利于声像档案安全保管,留存人类永恒的记忆。如果对所有声像档案不加以区分、给予同等“待遇”,不仅会造成库房紧张,资源浪费,还会影响档案管理者对其“家底”的掌握,在应对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等时手足无措[3]。通过价值鉴定, 依其价值大小划分声像档案保管的安全级别, 有利于各档案工作部门在条件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保障体系,并对最有保存价值的声像档案给予足够的关注。通过价值鉴定,并据此来合理地调配资源, 为最需要保存的声像档案提供良好的安全管理条件,为其永久保存奠定基础,从而为人类留存永恒的记忆。

2 声像档案价值鉴定的原则

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是档案鉴定者主观认识作用于档案客体的一项活动, 它是主观与客观的有效统一。为了做好声像档案的价值鉴定工作,降低声像档案价值鉴定的主观性和风险, 必须确立科学的鉴定原则。

其一,历史事实原则。这一原则是声像档案价值鉴定的首要原则。从信息记录的维度和所含信息量大小来看, 声像档案在记录某一历史事实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声像记录的形成受记录者主观意识影响较大,经常会出现选择记录的现象。比如,由于记录者的个人好恶或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有时只记录一部分情况, 或只记录反映正面或负面的部分内容等。显然,这些做法与档案所要承载的历史真实性是不相符的。因此,在声像档案价值鉴定时,要把握好声像档案是历史沉积物这一特点[4],将其放在它所形成的历史环境中, 去具体分析声像档案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它与其他文件之间的联系,再根据现实需要和未来需求考虑声像档案的价值。大量的实践证明,离开当时的历史环境,对档案中的某些内容就难以充分理解,当然,更谈不上对其价值进行科学鉴定。

其二,档案效用原则。有价值是声像资料之所以被保存的先决条件。声像档案价值鉴定的基本标准是它们有用,能给当前或未来社会带来某种效用。因此, 在声像档案价值鉴定过程中, 必须遵循效用原则,因为无用的东西是不值得保存的。众所周知,效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声像档案的效用是由其价值主体和声像档案这一客体之间的关系决定的[5]。换言之,声像档案的效用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事实上,这种相对性是难以把握的, 但是它又是声像档案价值鉴定无法回避的问题。为了把握好这一原则,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要立足社会需要, 对声像档案的价值进行科学预测, 处理好声像档案价值鉴定中的“悖论”问题[6][7],采取全面系统的分析方法,把握好声像档案的现实效用和未来效用。

其三,成本效益原则。任何管理工作都是一个有条件、有目的的工作,声像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在当前,在社会各领域形成了纷繁芜杂的影像资料,其价值大小不一,对各声像档案工作部门来讲,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在有限的条件下,选择有保存价值的这一部分声像资料进行保存, 正如美国档案学家菲利普·鲍尔博士指出那样,“价值一定要同费用放在一起权衡”,“一种严格而实在的费用核算是所有例行鉴定工作的必要条件”[8]。因此,在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中, 要审慎地看待其价值与费用的关系,以求成本效益最大化。也即是,在条件相对有限的情况下, 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必定是一项有选择性的工作。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指导档案工作部门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花在最有保管价值的声像档案的保管与利用上,并适时地“放弃”一些价值不大的声像档案资料, 以便集中力量管理好最有价值的声像记忆。

其四,风险控制原则。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其实质就是档案工作者对声像档案在当前和今后可能发挥的作用及作用大小进行的评测和估计,因此,从理论上来讲,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不可能做到完全准确[9],必然会给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带来一定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在声像档案价值大小判定的失误上。如,将没有价值的声像档案视作最有价值的档案, 最终导致档案信息资源系统价值降低; 将最有价值的声像档案作为无用材料或资料进行处理,导致利用时无“档”可用等。为此,在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中,必须引入风险控制思想,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帮助声像档案鉴定工作识别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 进而开展风险分析, 并根据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如留存备份、请专家鉴定、暂时搁置等,将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失误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确保最有价值的声像档案得到最好的管理和利用。

3 当前制约声像档案价值鉴定的主要因素分析

价值鉴定工作是档案工作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困难的一项工作, 其有效开展受诸多因素制约。当前,在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中,制约该工作有效开展的因素主要有:

1)心理因素。长期以来,我国档案工作的中心主要定位于文字型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以胶片、磁带、光盘等为载体的声像档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相应地, 其价值鉴定工作也没有引起档案工作部门的注意。相对文字型档案而言,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要落后得多,更谈不上有效的价值鉴定。当然,这一心态的形成与长期以来各档案工作部门的档案工作重心和档案工作意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显然,这种“重文字型档案、轻声像型档案”的心态十分不利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开展。另外,在害怕承担风险、责任等心理因素影响下,相当一部分档案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声像档案价值鉴定中,害怕出差错,对其价值鉴定采取“最大”保守原则,致使很多无用或价值不大的声像资料被保留下来。

2)技术因素。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有科学的鉴定程序、标准和方法。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声像档案价值鉴定理论研究比较滞后, 尚未形成系统的声像档案价值鉴定理论和技术系统。当前我国声像档案的价值鉴定工作大多借用文字型档案价值鉴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目前这种理论和技术上的不足,严格制约了我国声像档案价值鉴定的各种操作规范、标准的制定以及鉴定质量的控制[10]。可以说,技术因素是制约和影响我国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有效开展的最为直接因素。

3)人才因素。档案鉴定人才是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开展的基础,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无论是档案学术界,还是档案工作界,我国声像档案鉴定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大多数档案工作部门只有1 名或几名专职的档案鉴定工作人员, 高素质的档案价值鉴定人员更是寥寥无几。造成这种人才匮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我国该方面人才培养不足。从目前开展档案学专业教育的各高校来看,尤其是在硕、博士培养层次上, 现阶段基本上没有或者说少有培养该方面的专业人才;其二,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对人才素质要求高, 其鉴定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鉴定人才是高层次的档案专业人才,他们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而且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我国档案鉴定人才匮乏是制约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有效开展的最主要障碍之一。

4)声像档案自身因素。在客观上,声像档案的数量及其形成过程等因素也制约了我国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有效开展。一是声像档案数量多。由于多媒体等现代记录技术的广泛应用, 声像记录的形成变为极为普通的事情。虽然它们为丰富各档案部门的馆藏体系创造了条件, 但是它们也给各档案工作部门的档案鉴定工作带来了繁重的鉴定任务。在当前档案数量激增而档案工作人员定编管理的情况下, 数量庞大的声像档案势必会分散档案鉴定人员的精力, 从而影响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有效进行。二是声像档案复杂。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技术和内容两个层面。在技术上,声像档案的形成比文字型档案要复杂得多, 技术不符合要求的声像档案是没有保存价值的,即使有价值也只是短暂的,因为它无法长久留存。因此,在进行声像档案价值鉴定时,其技术鉴定也必然成为其工作的一部分, 而技术鉴定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该工作对知识的要求大大超出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所掌握的知识、能力范围;在内容上,声像档案是基于多维空间的模式来记录信息的,信息内容多,视角多,它们也给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增加了难度和工作量。

4 做好声像档案价值鉴定的几点建议

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是一项主观作用于客观的工作,在当前开展该项工作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提升声像档案价值鉴定的意识。其一,针对声像档案及其价值鉴定工作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的现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声像档案及其价值鉴定的社会知晓率, 为该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心理认知环境;其二,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如加快开发声像档案信息资源、建立声像档案信息数据库等,提升声像档案利用效果。通过提升声像档案社会利用效果,扩大声像档案的社会影响力, 促进档案工作人员积极思考声像档案及其价值鉴定的重要意义, 并增强其声像档案及其价值鉴定的意识, 为该工作有效开展消除心理障碍,奠定思想基础。

第二,深化声像档案价值鉴定理论与方法研究[11]。声像档案价值鉴定要想科学有序地进行, 就必须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鉴定理论与方法体系。具体而言,一方面,各声像档案工作部门要积极探讨声像档案鉴定工作的方法和特点, 借鉴国内外档案文献鉴定理论与方法[12],加强对声像档案鉴定基本理论研究, 将其鉴定问题作为重点研究课题, 组织科研攻关,弄清声像档案价值及其鉴定的核心问题,并寻求声像档案价值有效鉴定的科学方法体系;另一方面,积极同实践部门合作,尽快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并加以推广,缩短鉴定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努力为档案工作部门的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提供具体可行的理论指导、操作规程以及技术方法等,确保各单位具体鉴定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三,加强声像档案鉴定人才培养工作。鉴定人才是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实施的根本保证。在当前,加强声像档案鉴定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通过建立档案工作部门与高校档案学教育单位联系培养的模式, 根据各档案工作部门的实际需要定向培养声像档案鉴定人才, 以解当前人才不足的“燃眉之急”;其二,加强继续教育,对已有的从业人员,通过在职培训、远程教育等方法提高其声像档案鉴定的知识和技能, 在实践中培养声像档案鉴定人才;其三,引进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如摄影专业人才、历史专业人才等,充实声像档案价值鉴定人才队伍。

第四,积极利用现代技术进行鉴定。声像档案的价值是建立在其真实性基础之上的,因此,在进行声像档案价值鉴定时, 还要积极利用现代技术对其真实性进行鉴定。尤其是在数字时代,这种真实性的鉴定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用电脑合成一张照片或一段录像实在太容易了,并且很难从外观上直接看出。在当前, 各档案工作部门要求掌握现代声像鉴定技术如数字图像盲取证技术[13]等,及时剔除那些不真实的声像记录材料,保证馆藏体系的“真实性”,因为只有真实,它们才有价值。另外,鉴于档案工作部门人员知识构成情况,声像档案的“真实性”等技术鉴定工作可以采取外包的形式委托给专业技术公司,借助社会技术力量完成此项任务。

第五, 设立专门的声像档案鉴定工作岗位或鉴定工作部门。目前我国各档案部门所建立的档案鉴定工作组织都是象征性的非常设机构。通常情况下,在有鉴定任务时, 几方面人员临时组成鉴定工作小组,等鉴定任务一结束,鉴定工作小组自动解散[14]。为了确保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保证声像档案价值鉴定质量,各档案工作部门应根据自身实际,设立常设的声像档案鉴定工作岗位,由专人长期承担该项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些规模较大的档案机构如国家各级各类档案馆可以成立专门的档案价值鉴定工作部门, 确保声像档案在内的各类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连续性、准确性和及时性[15]

最后,完善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规章制度。一方面,要在现有的档案鉴定规章制度中,加入声像档案鉴定的专门条款, 确保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有章可依;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这些规章制度,强化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对声像档案价值鉴定的组织、流程、方法等进行控制,以保证具体鉴定工作有计划有标准地进行。

 

注释与参考文献:

[1]邓绍兴,陈智.档案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92.

[2][3][10]金慧,康蠡,杨洁.对民国档案鉴定问题的几点思考[J].兰台世界,200812 下):28-29.

[4][5]张斌.档案价值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3231.

[6]葛荷英.关于档案鉴定知识及诸多难题的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53):12-14.

[7]刘东斌.档案价值鉴定的悖论[J].档案管理,20044):9-11.

[8]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档案工作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23.

[9][14][15]吴晓兰,王全乐,韩军强.成立常设档案价值鉴定机构刻不容缓[J].档案,20074):18-19.

[11]王亚清.谈档案鉴定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9):146-149.

[12]何庄.试论当代档案文献考据方法的演进[J].档案学通讯,20111):20-23.

[13]程燕.图像处理技术在声像资料鉴定中应用研究[J].电信科学,201011A):69-73.

 

 [作者简介] 连颖,女,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影视记录管理、影视文学写作。

*本文系上海市第四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广播影视新传媒”研究成果之一。

 

地址:山东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港路579号山东科技大学图书信息中心302室
邮编:266590

版权所有:山东科技大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