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研究 >> 正文


摘自:中国档案2012年第4

档案宣传工作是我国档案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社会档案意识、扩大档案工作社会影响和优化档案外部环境的重要途径。目前,做好档案宣传工作已经成为各级档案馆重要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档案部门重视。

档案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档案宣传工作整体发态势良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亟待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宣传目标不明确,导向性不强

客观上讲,我国档案宣传工作开展时间比较晚,大部分档案人员仍然习惯传统档案工作模式。我国传统档案工作特征是政治色彩浓厚的以经验为主的工作模式,过去档案职能部门的重要工作就是如何做好档案保密工作,因而在思想上对在档案宣传重视不够,管理上厚此薄彼;或者习惯上把档案宣传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馆藏开放,没有去研究和把握档案宣传本身规律,与档案宣传的目标和要求差距甚远。我们知道,档案宣传最重要目标:一是让社会公众了解历史、不忘历史;二是培养社会公众的档案意识。这是每个档案馆在开展档案宣传时都要首先明确的关键性问题。然而,客观地讲,在实际档案宣传中,对于在社会公众中开展档案宣传要达到什么目标,围绕这个目标要开展哪些工作等,我们的档案部门思考较少。没有很好地坚持以人为本的宣传理念,没有从社会公众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没有从解决社会公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宣传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社会公众思想实际结合得不紧,忽视了社会公众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使部分社会公众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档案宣传目标的实现。

2. 宣传形式不够灵活,缺乏吸引力

在进行档案宣传活动中,各级档案馆应通过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来实现档案宣传目标,积极运用三维、动漫等新技术,不断丰富档案宣传手段,制作集光、电声、像为一体的宣传作品,增强宣传工作的可视性和直观性,进一步扩大宣传工作影响面;要加强档案网站建设,丰富档案信息资源,及时更新网站信息,举办网上展览,加强用户交流,开展查询利用服务。调查结果表明,在实际档案宣传过程中,大多数档案馆宣传是以馆藏开放、讲解式为主,缺乏吸引力。馆藏开放也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长期性,宣传形式呆板、僵化、单一,缺少互动,造成一部分社会公众感到无趣,参与热情不高。说明单纯依靠馆内现场讲解来开展档案宣传难以取得令人满意实效。同时,一些社会公众对传统档案工作的偏见或漠视也导致档案宣传效果欠佳。

3. 宣传机制不完善,没有形成宣传合力

档案宣传工作是一个复杂性、系统性和长期性工程,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运行机制。一是需要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媒体、社会团体的积极参与,建立联动机制,建设覆盖全社会的档案宣传网络;二是需要各级各类档案部门之间加强配合协作,增强档案宣传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三是需要每个档案馆建立起党政领导、管理干部和工作人员抓共管、上下合力的宣传机制和领导体制。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实际工作中,档案宣传尚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档案部门与政府管理机构、社会媒体等社会资源沟通协调不够,无法形成声势浩大的宣传网络。整个社会档案系统内部关于国家和社会的重大活动和重点工作,档案宣传各自为战,缺乏统一部署安排,无法掀起宣传高潮。各个档案馆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工作人员虽然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对社会公众进行档案宣传,但由于职责和分工不明确,造成档案宣传无法形成合力。

4.宣传主体意识不强,主体作用发挥不到位

档案部门是档案宣传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制约和影响档案宣传效果的首要因素。由于其自身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宣传实效性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一是面对市场经济冲击,相当一部分档案工作者缺乏自觉的主体意识,对自己的职业角色缺乏自豪感,缺乏一种稳定的职业心态,主体作用发挥不到位,严重制约了档案宣传者主体精神的培养和在档案宣传中主体价值的效实现;二是档案工作者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知识结构与档案宣传要求尚存在较大差距,对一些问

题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思考,适应不了档案宣传的实际需要;三是档案部门对社会公众的实际档案需求认识存在偏差,缺乏对社会公众实际需要的调研和了解,当然就不可能产生好的宣传效果。

5.宣传对象认知障碍,容易产生消极被动接受情绪

社会公众是档案宣传的对象,是被档案展览宣传宣传者,在档案宣传过程中居于被引导的地位。在档案宣传过程中,社会公众应该是直接受益者。但据笔者调查,并非所有社会公众对此都有清醒认识。在被问到“档案部门的档案宣传有必要吗”,仅有极少部分人回答“非常有必要”,大部分人认为“自己从不关心档案宣传”,甚至有人认为“档案宣传对自己作用不大”。这种不正确的判断导致社会公众认为档案宣传于己价值不大或与己无关,缺乏接受档案宣传的愿望和要求。社会公众在面对档案宣传内容时,往往会将自己原有的经验认识与现实情况反复对照来判断它的意义和作用,然后才决定是否接受。只有当特定的档案信息牵扯到个人利益时才愿意进行档案查阅。社会公众的这种认知障碍难免不对档案宣传产生消极被动的接受情绪。

6.宣传对象层次复杂,造成档案需求目标多元化

“信息资源共享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它最根本目标之一是有效实现信息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随着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战略推

进,人们在工作、生活、休闲等方面需要查阅大量档案资料,档案馆开展档案宣传工作正是为适应这一社会需要而采取的有效措施。档案宣传面向的不仅仅是主要领导和职能部门,而是整个社会公众。人们的政治水平、生活阅历、工作经历和接受教育程度有较大差别,表现在对档案资料需求层次分散、差异较大,有的是进行查询求证,有的是进行科学研究,有的是仅仅为了休闲,形成了档案需求目标的多元化,这势必会给档案宣传带来更大挑战。但是,在实际调研中,有的档案馆连这个基本问题都忽视了,使档案宣传缺乏针对性。

改进档案宣传工作的建议

面对当前档案宣传的现实困境,各级档案馆必须勇于承担社会重任,创新宣传方法,加强队伍建设,培养社会档案意识,提高档案宣传的吸引力,增强档案宣传的实效性。笔者认为,解决目前档案宣传的困境,主要应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巩固主阵地,弘扬主旋律

各级档案馆是弘扬主旋律的主要阵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先进时代精神和培育优良社会风尚是档案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弘扬主旋律要求档案宣传弘扬优秀的文化、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档案宣传的全方位、全过程。通过档

案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良好氛围,提升广大公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自身修养,锤炼意志品质,做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公民。

2.坚持科学宣传,建立调研制度

科学宣传有利于提高档案宣传效果。科学宣传需要做到三点:一是档案宣传内容要有针对性。要学会运用宣传工作的基本规律有重点地进行宣传,根据历史文化沉淀的不同地域、社会档案意识的不同阶段、社会公众的不同类型和层次,档案宣传的侧重点应有所区别;二是宣传方法要有灵活性。将馆藏开放宣传与社会宣传结合起来,将特殊时段宣传与平时宣传结合起来,将实物宣传与网上宣传结合起来;三是宣传效果要有时效性。要建立档案宣传调研制度,鼓励每一位档案工作者走出档案馆、走进社会、体验生活,掌握第一手资料。只有这样,档案宣传才能够贴近现实,与形势合拍,与社会同步,与社会公众实际需求联系紧密,档案

宣传才能取得实效。

3.加强组织建设,建好两支队伍

宣传大计,队伍为本。有好的宣传队伍,才有好的宣传效果。各级档案馆要切实重视档案宣传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抓好各级档案馆专职档案宣传队伍建设,这支队伍是档案宣传工作的主体。档案馆要实施专职档案宣传队伍人才培养工程,结合本馆实际情况,及时补充、充实这支队伍力量,要强化宣传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使他们成为精业务、懂宣传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抓好兼职档案宣传队伍建设,这是档案宣传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队伍。档案馆可以聘请一些熟悉档案业务、

热爱档案事业、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会人员担任档案志愿宣传员,他们在与社会

公众的接触中,能够更细致、更有效地开展档案宣传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各级档案馆要注重对这支队伍进行业务培训,加强工作指导,使他们在档案宣传中真正能够起到辐射和带动的作用。

4.培养社会档案意识,促进社会和谐

“所谓档案意识就是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这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与认识程度。它伴随着档案工作产生和发展,是人们自觉地、能动地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反映。”“社会的档案意识是整个社会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对于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认识和反映程度的整体观念。”可见,社会档案意识是社会公众在长期利用档案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综合反映。社会档案意识是凸显档案宣传效果的重要标志,培育社会公众良好的档案意识,是档案宣传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任务。良好的社会档案意识是一个社会积极精神文化品格的外在表现,是和谐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通过档案宣传,让良好的社会档案意识渗透于社会公众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各个领域,促进社会精神、制度、环境、文化协调发展,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状态。

河南南阳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 王伟华

 

地址:山东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港路579号山东科技大学图书信息中心302室
邮编:266590

版权所有:山东科技大学档案馆